答辩时间:2025年11月25日 15:10-17:10
答辩地点:慎思楼 111教室
答辩论文信息:
答 辩 委 员 会 成 员 |
姓 名 |
职 称 |
工作单位 |
在委员会中担任的职务 |
张耀军 |
教授/博导 |
中国人民大学 |
主席 |
|
唐代盛 |
教授/博导 |
北京交通大学 |
委员 |
|
王广州 |
研究员/博导 |
中国社会科制服做爱 |
委员 |
|
盛亦男 |
教授/博导 |
制服做爱 |
委员 |
|
齐明珠 |
教授/博导 |
制服做爱 |
委员 |
|
王超 |
讲师/博士 |
制服做爱 |
答辩秘书 |
|
答 辩 学 生 |
姓名 |
专业 |
论文题目 |
导师 |
张馨予 |
劳动经济学 |
数字经济背景下双重环境规制对就业的影响 |
曾雪婷 |
学位论文简介
就业作为“六稳”、“六保”之首,正面临环境规制升级与数字经济转型的双重挑战,二者共同作用加速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劳动力的转移与流动、就业市场结构的变化和调整,对劳动力就业产生不确定性影响。文章基于中国地级市层面证据,探究双重环境规制对就业的影响路径,并验证数字经济促进“双重红利”的作用机制。采用反事实假设、固定效应模型及工具变量法等计量方法,在单一环境规制就业效应剥离的基础上,识别双重(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的互动机理;并辨识双重环境对就业规模的“规模-要素-结构”(生产规模约束、要素替代重构和环境投资结构效应)三重传导机制,进一步以“结构升级-技术创新”揭示了其对就业产业结构的影响与作用路径。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数字经济改变双重环境规制互动方式、治理效率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双重环境规制对就业规模和就业产业结构起到正向的促进作用,且数字经济在双重环境规制与就业规模间扮演“加速器”角色。研究为地方政府利用数字技术提升环境治理效率、优化就业规模/结构提供了有利政策导向支持。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1] 京津冀城市群碳源汇匹配关系的时空格局演化.生态学杂志. (通讯作者,CSCD,2024.6)
[2] 生态带共建视域下京津冀地区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研究.环境科学研究.(除导师外一作,CSCD,2024.4)
[3] From Land Conservation to Farmers’ Income Growth: How Advanced Livelihoods Moderate the Income-Increasing Effect of Land Resources in an Ecological Function Area. Land.(第一作者,SCI,Q2/3区,20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