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服做爱

青年服务国家|从“被动管理”到“主动治理” 党建引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转型研究

2025年暑假,制服做爱 共派出51支社会实践团队奔赴祖国各地,在服务爱国主义教育、基层治理、文化传承、乡村振兴一线等各个领域的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制服做爱 策划推出“青年服务国家”报道专栏,让我们一同记录与见证他们的实践成果与感悟吧!


AI赋能强党建,社工助力基层治

制服做爱 2024级社会工作专业李佳珍、王婉琪、张霏芸、孙嘉胤、阿依努尔古丽·牙生、古丽孜巴·木沙6名同学组成暑期实践团队,由社会工作系主任王轶教授担任指导教师。团队于7月21日至7月27日开展“党建引领驱动居民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跨区域专题调研,调研范围涵盖北京市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两地,从社会工作专业视角深入探究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

微信图片_2025-08-20_153539_220.jpg


智慧党建新趋势,基层治理新需求

本项目以党的二十大报告和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关于“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部署为指引,立足校地协同育人机制,组织青年学子深入基层社会治理一线。调研采用“解剖麻雀”式研究方法,既注重挖掘社区治理的典型经验,又着力剖析深层次矛盾问题。通过暑期社会实践这一重要载体,项目致力于: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跨区域实证研究支持;引导青年学子在“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社会实践中深化国情认知、厚植为民情怀;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贡献青年智慧与专业力量。

微信图片_2025-08-20_153544_086.jpg  微信图片_2025-08-20_153548_333.jpg


智能方案进社区,精准服务暖民心

为确保此次“AI+基层党建”实践调研顺利开展,团队提前开展线上研讨培训会议,确定线下调研方案。会议围绕“技术赋能基层党建”的核心目标,采用问卷+访谈的形式,精准定位基层党组织对于AI人工智能模型的使用情况,充分了解AI对于基层社会治理的赋能潜力与实际需求。

微信图片_2025-08-20_153555_015.jpg  微信图片_2025-08-20_153559_252.jpg

微信图片_2025-08-20_153603_924.jpg  微信图片_2025-08-20_153607_416.jpg

实践团队以东西部地区典型社区的跨区域比较为主题,深入东西部地区不同社区进行深入调研,旨在对不同地区的社区调查中,了解我国东西部地区社区治理方式的异同、不同地区居民对社会基层治理的参与度以及主动程度。通过开展社区采访调查,了解党建如何引导居民参与社会治理以及居民参与治理的成果展示,深入分析党建驱动治理水平提升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作用。通过构建“党建引领-居民参与-治理效能”的模型,结合社会调研及采访,分析党建如何引领社会治理、如何通过组织动员方式驱动居民参与社会治理。

微信图片_2025-08-20_153610_788.jpg  微信图片_2025-08-20_153614_036.jpg

微信图片_2025-08-20_153618_113.jpg  微信图片_2025-08-20_153621_878.jpg

实践团队在北京市、山西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多个社区,向基层干部发放问卷,了解他们对基层治理中党建工作的认知、参与基层治理活动的频率、对社区公共服务的满意度等情况。问卷设计涵盖个人基本信息、社区治理参与情况、对党建引领作用的评价等板块,全面收集居民的看法和建议,深入了解三地党建引领以及居民治理情况,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机制以及居民治理的效果。在问卷调查与社区采访过后,两组成员对三地不同社区的党建治理成果进行讨论与总结,针对三地党建治理进行跨区域比较,并对其异同进行思考,在了解党建工作后提出自己的见解,以青年大学生的角度理解党建对基层治理的推动作用。

微信图片_2025-08-20_153625_499.jpg  微信图片_2025-08-20_153629_661.jpg


科技初心两相映,党建引领创新篇

目前,团队已形成系列实践成果:结合调研从这次对网格员和村干部的问卷调查中,我能更深地触摸到党建引领的内核。网格员工作的自觉,并非单纯的个人奉献,而是党组织 “为人民服务”宗旨在个体身上的自然流露——这种将责任内化为行动的动力,正是党建引领凝聚的精神力量。

参与这次调查让我明白:党建引领从来不是悬在空中的口号,而是有人把责任扛在肩上,把群众放在心里。这种认知,不是来自整理好的报告,而是源于那些不经意间的触动。

——实践团成员 孙嘉胤


走进实地调研过程中,基层工作者积极配合,详细介绍了治理经验,展现出基层党组织在服务群众、优化治理中的核心作用。

我发现,尽管基础治理扎实有效,但在数字化治理领域仍有提升空间。目前,小区的信息通知仍以公告栏、微信群为主,AI技术的运用并未完全铺开,部分老年居民对现有简易数字化服务的使用也存在障碍。社区工作者坦言,如何借助数字化手段提升治理效率、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是下一步需要重点探索的方向。

此次调研显示,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在民生服务与设施建设上成果丰硕,而数字化转型将成为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抓手。未来,若能在党组织的统筹下,结合居民需求推进数字化平台建设,基层治理将实现“既有温度、又有效率”的新跨越。

——实践团成员 王婉琪


在参与“AI+基层党建”暑期实践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技术赋能基层治理的双重性。通过搭建智能党建平台,实现党员学习数据可视化、组织生活线上化管理,但技术不能替代人与人之间的真实联结。我意识到技术创新的本质是服务——既要保持对前沿科技的敏锐,更要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这次实践让我明白,智慧党建不是用冰冷的数据替代有温度的党群关系,而是通过科技手段让传统党建工作焕发新活力,在效率与温度间寻找最佳平衡点。

——实践团成员 李佳珍